【绣美元谋】绣品变商品 “指尖彝绣”助增收

日期:2023-11-02来源:转载点击:739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近年来,楚雄州着力推进彝族刺绣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努力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一件件精美的彝族服饰、一只只精致的扇子、一把把纸伞备受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文化楚雄·走进元谋全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元谋金马坊内的一家彝绣产品店,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特色鲜明、设计精巧的彝绣产品。据了解,老板李贵琼15岁起就开始接触刺绣工艺,对民族服饰图腾刺绣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沉淀,如今已对彝族、傈僳族服饰中各种图腾刺绣和编织方法了如指掌,累计带动100名余绣娘实现人均年增收超过5000元。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4/M00/01/93/rBABZ2VDDniEN3G4AAAAAK5WCIM695.png

李贵琼家住凉山乡那迪村委会那迪村,从一名普通绣娘到“致富带头人”,她深感责任重大。李贵琼在各地走访调研中开展培训,广泛收集绣娘意见的同时,利用休闲时间,无偿给前来学艺的彝族、傈僳族妇女传授服饰工艺制作、图腾刺绣和手工编织技艺,并在各方的帮助下成立了元谋县贵艺刺绣服务有限公司、云南元谋彝佳刺绣协会,为绣娘们搭建了展销平台,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同时,把彝族刺绣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4/M00/01/94/rBABZ2VDDniEO_EMAAAAAAHOmc8754.png

近年来,凉山乡大力培育地方民族刺绣特色产业,成立云南元谋凉山彝族刺绣协会,重点培育和扶持有一定规模、经营状况好、带动农民增收快的优秀企业2家,通过构建协会和企业引进订单、刺绣能手分散制作、企业收回成品交付的“公司+协会+农户”市场化发展模式,年生产手工刺绣品、工艺品1万件,刺绣产业年产值已达上万元规模,不仅带动了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就业致富,也为传承和弘扬彝绣技艺起到了积极作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4/M00/01/93/rBABZ2VDDniED8eWAAAAAHSCMwM950.png

千年彝绣,一绣千年。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华大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为大力发展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元谋县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实施方案,整合各类资金支持彝绣产业发展,持续增强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彝绣企业电子商务技能、彝绣创业技能、绣娘绘画技艺、纺染织绣产品创意设计培训、刺绣技艺等全方位培训,为彝绣产业发展打牢人才基础。截至2023年6月,元谋共有彝绣车间6家、彝绣坊13个,有州级彝族刺绣传承人5人,县级彝族刺绣传承人22人。力争到2025年,彝绣产业实现1000名绣娘、1000万元以上增加值和“县城有园区、乡镇有企业、村村有绣坊”的发展目标。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14/M00/01/94/rBABZ2VDDniEYl_SAAAAAIQpDz0491.png

 

来源:云报客户端 元谋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耀龙 蔡飞 张海燕 郑海燕 思磊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