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忆非遗影像展(二)

日期:2022-06-0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元谋县文化馆点击:594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元谋县文化馆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忆非遗影像展。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

  《阿鲁举热》是彝族唯一的一部英雄史诗,长530行,4700字,流传于云南省元谋县金沙江南岸小凉山黑彝族(诺苏)地区。史诗《阿鲁举热》通过讲述阿鲁举热一生中的重要经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彝族先民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交替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歌颂了氏族、部落和民族形成过程中的英雄祖先。2005年11月,彝族史诗《阿鲁举热》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SESJ-XAAAAAHzFROg003.jpg

  《阿鲁举热》塑造了一群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虽然还保留着虚幻色彩,但总体上具有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属性。他塑造了一组完整、鲜明的文学人物形象,逼真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这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崭新的突破和飞跃。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从造神到塑造人物形象,《阿鲁举热》是一个历史转折的标志,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既吸收了远古神话的浪漫主义幻想色彩,又是“文学即人学”的开端,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对后人艺术创作具有极高的启迪和借鉴价值。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WEZwKfAAAAAGhG7iY443.jpg

 

元谋烤乳猪制作技艺

  元谋烤乳猪制作技艺成熟于清末民初,已有百年历史,属百年“老字号”,其声誉驰名省内外。直至今日,元谋烤乳猪一直在餐饮业中久盛不衰,深受食客的青睐,经代代相传,今天的元谋烤乳猪依然沿用精湛古法技艺,秉承百年的烧烤文化,融合了“生态、环保、绿色”的先进理念来制作,成为驰名省内外的特色美食。2019年10月,元谋烤乳猪制作技艺经楚雄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SETTA9AAAAADoP2Vw297.jpg 

  元谋烤乳猪主要流传于元谋县元马镇,黄瓜园镇等坝区乡镇的汉族聚居区。从生猪的宰杀、加工打成品,所有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制作出的烤乳猪色泽鲜亮、皮色金红、皮薄酥脆、肉嫩鲜美、香味浓郁、腴而不腻,深受人们喜爱。是元谋人的宴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传统美食。据《元谋县治》记载,清朝末年元谋饮食业风味食品就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记载:“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WEYdv4AAAAAK3561g369.png

 

大炸豆腐制作技艺

  大炸豆腐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元谋县江边乡。江边乡位于元谋县城东北角,全年平均气温21.9℃,年无霜期超过300天。大炸豆腐制作从选豆、加工制作到成品,所有工序均为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完成,制作技艺十分繁琐。2019年10月,大炸豆腐制作技艺经楚雄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eEZ3CXAAAAACGI3MI465.JPG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mEPqAaAAAAAD0bOK0730.JPG

  大炸豆腐形状大致成不规则形状,方便人们烹调。大炸豆腐口感醇厚、里嫩外香、营养美味,烹调方法也可多种多样,是人们的餐桌上最传统的食物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人称外号“心太软”,是江边人待客宴席中必备的一道传统美食。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mEXXhcAAAAAHs7epc271.JPG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aEP03PAAAAALKUC8U892.JPG

 

彝族香猪肚制作技艺

  彝族香猪肚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老人们说,远在清朝初期,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兴旺,当时的猪肉除正常屠宰销售外常有剩余,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有一个村民把剩余的猪肚用食盐铺撒面上,次日又将用盐腌制了一夜的猪肚装上猪肉用草绳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那户人家便将腌制在猪肚内的猪肉取下煮食,却发现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腊味制猪肚肉的工艺便流传至今。2019年10月,彝族香猪肚制作技艺经楚雄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ISEXglyAAAAAJDCh-Y411.JPG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IiENxmDAAAAAKZbvFg141.JPG

  猪肚肉从鲜肉加工到腌制存放,能长期保持香味,久放不坏。另外,因经过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可终年享用。是农家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的乡土美味,同时,也是深山人家以藏肉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2/0C/rNwBhGKhWH6EKsIOAAAAABEo-9g266.JPG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